当前位置:首页>法院文化>法官文学
军旗法徽相映红
——靖江法院军转干部群像素描
发表日期:2016-08-01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在靖江法院活跃着一支转业军人队伍,这是一支兵种最齐全的队伍,有海军、陆军、空军和二炮部队。他们,曾是身着军装、意气风发的铮铮铁汉;时光荏苒,如今的他们,头顶天平,秉承着军人作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过去,他们曾让军旗更加鲜艳;如今,他们让法徽熠熠生辉。

  从军官到法官

  缪审,你还是别上去了,太危险了!书记员小赵一脸担忧,劝着缪培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去顶楼,才知道谁说真话,谁说假话。缪培红又笑着宽慰小赵说,当兵那会儿,比这高的我爬过不知多少趟。

消防梯紧贴外墙,直上直下,年深日久,已是锈迹斑斑。2015年的冬天,是靖江有史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冒着严寒,缪培红抓着接近冰点的金属扶手,一步一步往上小心地爬着,终于登上讼争厂房的四楼楼顶。望着那高处的背影,在场的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的路人,都发出法官不易的感叹。

这是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被告请原告做厂房屋顶防水工程,工程结束后,被告以屋顶漏水严重为由,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原告则认为漏水只是被告想赖工程款的托词。双方就此争执不下。

登上楼顶,缪培红见屋顶积水较多,就去寻找水槽。结果发现,漏水孔被垃圾堵塞,导致屋顶积水严重。由于只有室外楼梯,屋顶少有人来,所以也就没有发现。回到室内,见顶楼有渗水痕迹,表明原告防水工程确有不到位之处。

经过现场勘验,缪培红对孰是孰非有了清晰的判断,当事人也因他务实的工作作风,信任感与日俱增。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意见,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缪培红,1999年自军队转业,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军官到法官的转变。他深耕审判一线17载,共办结案件5570余件,屡屡刷新泰州法院系统个人办案最高记录,先后获得泰州法院和江苏法院系统的办案标兵称号。

缪培红以认真务实见长,与他同一年转业的曹味东,因细致入微被身边同事所认可。曹味东是靖江法院宣传条线有名的笔杆子和研究室主任,曾连续两次被江苏省高院表彰为全省法院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不过,他心中一直有个法官梦。通过自学,他通过了有天下第一考之称的司法考试,后任审判员。2014年,他主动请缨,到审判一线办案。

在一起看似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曹味东细心留意到被告在陈述时所提到的报警内容,遂依职权调取了出警录像资料,并根据录像资料发现原告陈述前后矛盾的地方。庭审中,一连串的发问,原告难以自圆其说,最终选择撤诉。

  从军官到警官

  30年前的某日清晨,在宽广无际的蔚蓝海洋中,一位青年海军军官站在甲板上,望着海天一线缓缓升起的一轮红日,更坚定了保卫祖国蓝色国土的决心。这一幕,也成为他至今最美好、最浪漫的回忆。

张满玉的身上,既有军人的浪漫情怀,又有军人的周密思维。他1981年入伍,2000年转业,现任靖江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法警是保障法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后盾。作为这支力量的掌舵人,他在全院的安全保卫、值庭押解、执行保障上倾注了很大精力。

2011年,靖江法院审理了一起29名被告人的重大涉黑案件。动用法警、武警、民警,警力调配如何衔接?被告人分押两地,押解路线如何确定?羁押室数量有限,被告人串供如何防止?一系列问题,摆在张满玉的面前。责任重于泰山,张满玉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在脑中反反复复盘算,思考整个保障过程每一个细节,并带人对押解路线多次勘察,在九易其稿后,一份详细的庭审保障预案出炉。预案细致到在哪个时间点哪个人在什么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凡事都存在变数,每套方案都有备用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对人员分工上,张满玉将所有警力分为押解组、值庭组、看管组和安检组,并保留部分警力机动。庭审当日,主犯的押解尤为重要。张满玉亲自上阵,带领押解组一部,开赴临市泰兴,将主犯蔡某某押解到庭。开庭的四天里,他协调动用警力600多人次,确保庭审顺利进行,未发生家属哄闹、拥堵法庭以及被告人自伤、自残、串供等情况。

  除了庭审保障,执行保障也是法警大队的重头戏。与张满玉的经历相似,鞠斌鑫和他是同一年参军,同一年转业,所不同的是鞠斌鑫隶属陆军。讲起军中岁月,他最难忘的就是1998年在江西参加抗洪。在江堤上12个昼夜,只要醒着,就重复铲土、填装、扛沙包三个动作,累了,裹着雨衣在泥水中倒头便睡。

  军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法院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彰显。鞠斌鑫时刻不忘自己的岗位职责,24小时保持待命状态,半夜被电话吵醒,支援执行现场,这16年他已经数不清遇到多少趟了。有一次,年三十正在家里吃年夜饭的他,接到电话,二话不说,放下饭碗,就到指定地点集合。

  从指战员到执行员

  蔡法官,我替我爸,替我全家感谢你!小李不远数千公里,从新疆来到靖江,给蔡明义送上锦旗,眼泛泪光,几次都欲下跪感谢,幸得法院干警及时搀扶。

  小李如此激动也是有原因的。他父亲老李是靖江某公司在新疆一工程的施工人员,和其他工友一起居住在尚未完工的大楼一层。楼内一层与地下一层尚未安装电梯,所以留有几平米见方的缺口。一日夜间,老李不慎从缺口处坠落并最终死亡。不过,该公司认为老李致死的原因是想偷盗工地的苯板不慎坠楼。该案件在新疆经过一审、二审、再审,案件最终进入执行程序,委托靖江法院执行。

对老百姓的感情,在部队,叫军民鱼水情,到了法院,就叫司法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拿到案件,他心里很清楚,这笔赔偿款对家境窘迫的小李一家意味着什么,不仅是钱的问题,更包含了为父亲正名的情感诉求。执行时间拖得越长,对小李一家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是一种折磨。蔡明义采取先礼后兵政策,督促该公司自动履行。但因该公司对判决仍持有自己的看法,在规定期限内不自动履行。蔡明义干脆快刀斩乱麻,直接从该公司账户扣划存款,案件顺利执结。于是,也就发生了前面的那一幕。

  在靖江法院执行局,后起之秀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蔡明义是1978年入伍的老兵,朱杰是2006年参军的小将。老蔡是为民解困,小朱是机智果敢。

  2013年,某日夜间,初任执行员没多久的朱杰,接到电话称被执行人盛某在某高档娱乐会所消费。朱杰一行四人赶到该会所,找到盛某,要求他到法院把问题解决。见法院来人,盛某一帮朋友借着酒意,就围了上来。

  我们在执行公务,请你们不要妨碍法院执法!朱杰一声断喝,手有意识地一指随身佩戴的执法记录仪。盛某的那帮朋友终究只是在一旁吵吵,始终没敢上前阻扰。盛某被顺利带回法院。到了执行局,盛某找出各种借口拖延,态度多次反复。朱杰见他如此油滑,就准备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盛某见状,态度瞬间改变,连夜找朋友筹款,将数万执行款凑齐。

  案件结束,天空已经出现了鱼肚白,朱杰和他的小伙伴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摘下军徽,戴上法徽,军中少了一名铁血战士,法院多了一名执法公正的法官;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军中少了一名英勇战士,法院多了一名赤胆忠心的卫士;他们奋战在法院的审理执行、安全保障、行政管理岗位,为靖江的法治建设,为法院的司法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春流逝,岁月如歌,改变的容颜,不变的是铁血军魂。

 


  上一页新闻 【打印】   【返回】
  下一页新闻重游沧浪亭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版权所有:靖江市人民法院 技术支持:南京通达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