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欣赏美好,亦须直视凄凉。 落霞孤鹭,秋叶霜林,晓风残月,长空之流云,凛冽之朔风,空寂之古刹,暮霭里之汽笛,流浪漂泊,离情别绪,皆为凄伤,也皆为美丽。生活之美并不罕缺,只要懂得去欣赏,自会发掘到其可人之处。
诗情画意乃凄伤之底蕴,她既是生活之点缀,亦是生命力之来源。不擅赏鉴凄伤之人,总不免欠缺些许应有之想象。叹人生苦悲之人多系忘却了欣赏落寞惆怅之人,失去对诗情画意欣赏之情犹且可悲,因为彼乃一种心境之衰老。
很多时候,梦是遁离现实驱离忧伤之良剂,因而梦之本身格外值得欣赏。 忽闻鸾佩鸣,疑是琼台迩,并非梦境两字可以诠释。卢生邯郸一梦,尽享曼妙人生。庄周化蝶,从喧嚣之尘世走向逍遥之境,乃庄周之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自逍遥之境步入喧嚣之尘世,则为蝶之悲哀也。
人生总无不散之筵席,不幸总会降临到最欢乐的人们身边。周后被秋风吹去之时,李重光哀苦骨立,极尽酸楚,“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思念与哀切之情令人垂泪动容。的确,凄伤之魔力,足以荡涤文人的心灵,而使之写出血和泪的文字来。不擅做皇帝的后主横遭变故,一扫艳靡之气,无意中成就为词之王,得受万世推崇,谁能说这不是凄伤的魔力呢?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景亦美,其境亦佳,其情亦哀,凄伤之意所激发出来的强大原动力,使得我们有幸体悟到美的另外一个层面,从而欣赏到更多的美。
回忆常使人产生欣赏之情,将彼时之美好化为更好,彼时之可爱化为永恒之挽恋,以此份领悟来面对眼前之哀乐恩怨,跌宕波澜之意甚之又甚。霍氏弄权之时,帝若累卵,凄苦迷离,然故剑情深,许平君最终赢得不变的承诺母仪天下,那篇史上最浪漫的诏书无疑是最淋漓的载体。南园遗爱虽系千古憾事,已经是很次要的了。
信手枚举,伯牙因子期绝弦,宪宗随万氏而薨,承载的已不只是眷恋与不舍,而是一种被叫做灵犀的东西。
所以,世间不乏疗伤之术,但是要将其提升至一个至臻至善的境地,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
生活赋予我们的,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挫伤,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然而,格调之雅俗与对生活之欣赏能力及喜好度有关。作一名艺术家,赖依天赋,但要做一个美的欣赏者,可凭后天之养成。 欣赏力和品评力铸就了选择力,从而决定了我们对于凄伤的态度,亦关乎于对正负能量的遴选。
每个人渺若尘埃,旋生旋灭,每个人亦光同萤烛,可圈可点,此所谓衡平之律。从不绝人的,始终是天。安知千里之外,不共明媚彩虹?
变故之下,以一颗博雅之心去欣赏去领悟,切毋只用一双忙碌之睛去观看,因为,风吟之时,不失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