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9日,我参加了泰州中院组织的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短短一周的行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井冈山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江西,第一次走进井冈山,但在这之前,井冈山对于我来说也并不陌生。最早知道井冈山始于语文课文:《井冈翠竹》《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等。对于其中的部分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你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

原先从课文中了解的井冈山只是一个遥远的、模糊的概念,但随着这次深入井冈山学习,我对井冈山的认识开始逐渐清晰、具体起来。
我感受到了三个井冈山。
一是红色的、历史的井冈山。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吊唁了烈士纪念碑,参加了听红军后代讲红色故事等活动。我了解到从1927年10月毛主席上井冈山到1930年2月离开井冈山,这短短二年零四个月里,为建设红色革命根据地,总共牺牲了四万八千名烈士;走进八角楼时,我了解到在战士们情绪低落,提出“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时,毛主席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了战士们的意志和信念;走上黄洋界时,我仿佛听到了隆隆的炮声,在这隆隆的炮声中,我了解到朱毛红军依靠群众,坚持斗争,坚持走工农武装割据,成立革命根据地,最终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争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是多么的正确,他们闯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二是绿色的、自然的井冈山。我们走进井冈山,看到的是茂林修竹,群山滴翠,潺潺流水,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真正一座大氧吧。看到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一幢幢漂亮的洋房,那是今天井冈山普通农民的房屋。如今的井冈山发展的如此富裕美丽,是因为当地政府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旅游这个不冒烟无污染的产业,使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造福了广大老百姓,提升了他们的幸福度。

三是平和、安逸、友善的人文井冈山。来到井冈山的第一天,带班老师向我们介绍:“井冈山人民友好淳朴,即使在景区也不会强买强卖,绝不会发生宰客现象,信不信可以试试。”当天晚上我们在街上买香菇,第一家卖80元,第二家卖40元,回到第一家时,老板说“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我认为,将这三种井冈山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实事求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坚定信念、敢闯新路、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而这种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各种社会矛盾叠加爆发,体现在法院工作中就是案多人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如何化解人案矛盾?我认为,就是要充分发扬井冈山精神,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勇闯新路,充分走好群众路线,探索建立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
为此,我们生祠法庭今年进行了有益探索,即对辖区的人民调解员进行法治培训,提高他们对社会矛盾的调解能力,极力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着力打造“无讼村居”。另一方面,在承办具体案件时,我们对当事人要满怀热情,公平公正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法官”的称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井冈山之行,使我的精神受到了洗礼,灵魂受到了涤荡,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后我想借用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一句诗来总结我的井冈山之行,那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