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全院工作考评体系,院党组决定建立评语制度,将其纳入内部评价机制并予推行。为使评语制度得到有效实施,特作如下规定: 一、 评语制度释义 所谓评语制度,就是评语主体书面评价评语对象,由考评人即评语主体对全院干警进行阶段性考核,通过撰写评语,对干警的工作和职业道德、言行操守给于客观总结和恰当评价的管理制度。 评语主体为院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评语对象为全院干警。 二、评语制度的基本原则 始终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实现管理的人性化,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的人本思想为基础,以“出先进、出干劲、出效率、出人才”的追求为落脚点,实行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考核得出评语。 (一)客观全面原则 评语制度是要求对评语对象进行准确评价和综合考核的管理制度。制作评语前各考评人要查询日常管理台账,掌握评语对象的工作实绩和岗位动态,充分了解和理解评语对象;给予评语时做到心中有数,既涉及整体形象,又注重主流精神,表达准确充分,评价恰如其分,作出令人信服和深受启发的评语。 (二)激励导向原则 评语制度是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意在发挥评语对象的工作驱动力。通过寄予评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善意批评,适度鼓励,既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又能共同改进和提高,最大限度地激活内部活力,弘扬正气和司法主旋律,促进干警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有效沟通原则 评语制度是内部评价制度的有益创新,建立了评语主体与评语对象交流沟通的平台。评语主体严肃认真,评语对象虚心对待,双方以评语为契合点,充分展示自我和人格魅力,互为尊重和关爱,互为激励和发展,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既而形成紧密团结、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 三、评语制度的实施方法 (一)推行分级评语制度。1、保障部门切实行使管理权力,由部门负责人考核干警,给出综合评语。2、实行全员考评,由分管院领导考核部门负责人,给出综合评语。 (二)推行阶段式评语制度。全年分两次进行评语考核,配合上半年及全年总结活动,定期给予评语。 (三)推行互动式评语制度。先由评语对象提供个人总结报告,并按“六个一”活动要求提出建议,再由评语主体查询工作台帐记录,整理统计评语对象的日常考核情况以及岗位目标考核情况,结合重大事件中的个人表现,综合评定后得出评语。 四、制作评语的要求 (一)评语必须言之有据,言简意赅。评语主体要抓实第一手资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不粉饰,评语观点鲜明;要抓准评语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力求准确凸显评语对象的个性特征,切忌泛泛而谈;要抓住主流精神,赋予评语对象以强烈的时代特征,张扬法官情怀,避免琐碎和枯燥乏味的说教。 (二)评语必须尊重干警的个体差异和主体精神。撰写评语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对事均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态度坦诚恳切;用语要求确切具体,避免“套话”、千篇一律的现象;要立足个人发展,多看人的长处,批评要善意,意见要中肯,鼓励要适度,要让评语成为增进了解和团结的桥梁和纽带。 (三)必须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作出评语。既有参照机关考核办法的定性评价,亦有结合岗位目标考核意见的定量评价,两相结合,力求评语客观公正。要消除主观偏见,避免妄加评语,达到评语“画像”的立体效果,力求画准、画象,画出特征,落笔传神到位。 五、制作评语的内容 (一)设置全面的评价内容,涉及考核的“德”、“能”、“勤”、“绩”等四个方面寄予评价。综合日常考评和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情况,既看重实绩,也兼顾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既谈人品内在,也谈口碑形象,既评工作量的大小,也评独立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水平以及创新点等,既夸优点和成绩,也批缺点和错误。 (二)规范评语的组成部分。规范行文,戒勉并行,分由表扬、批评、建议和提醒四部分组成。表扬部分是评语的重点,肯定成绩,赞赏优点,挖掘“闪光点”,并适度鼓励,寄予保持和发扬的希望;批评要中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分清大事大非,涉及原则问题必须寸步不让,态度鲜明,义正严词。一般问题给予帮助,语气委婉适度,达到易于接受的目的;建议要具体,要因人而异,对评语对象的工作开展和个人发展有所裨益;提醒要友善,体现关爱和真诚,并且有利于评语对象尽快克服和改正缺点,避免重犯错误。 六、评语的运用和管理 (一)评语公示制度。一年两度的评语均张贴上墙,予以公示,增加评语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评语制度的影响力。 (二)制表归档。设计统一格式,载入各人评语,归入个人业绩档案,以资作为年度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评选评语最佳制作奖。获奖评语主体给予通报表扬,获奖评语予以公布示范,并将评语制作作为个人加分点纳入目标考核。 七、本规定由院党组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