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泰州中院将我院作为庭长审判管理工作试点单位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加强庭长审判管理工作的二个文件精神,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庭长审判管理工作并制订了相应的考核实际工资施方案,现将开展试点工作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健全管理组织。我院被确定试点单位以来,切实落实庭长审判管理职责,要求各业务庭成立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成员由审判长以上人员组成,每月定期开会。会议内容主要是研读审判质效通报、共同学习审判管理文件、汇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等。 二是加强管理协作。要求各业务庭加强与审管办包括交流审判管理信息、共同总结审判经验、协同流程管理、共同把关审判质量等多层面的协作。协作过程中,审管办从宏观的角度给予指导和提示,有效推动各庭审判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要求各业务庭开展以庭审评比、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精品案件评比为内容的规范化建设“三项评比”活动,评比活动不仅提高了司法行为规范的程序,还促使审判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四是制订任务分解表,明确各审判业务部门负责人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和任务。对审判质效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分别进行了列举,以便于各审判业务庭一目了然地掌握本庭(局)全年审判工作任务。 五是要求审判业务庭庭长建立八本台帐,适时掌握本部门审判动态。即建立上诉案件管理台帐、“四项”未结案件和十八个月以上未结案件管理台帐、大要案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敏感案件管理台帐、法官四项能力考评管理台帐、案件质量分析和案例讲评工作管理台帐、二审案件发改情况管理台帐、信访管理台帐、申诉申请再审情况管理台帐。 二、试点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 1、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我院主要质效指标得以大幅度提升。短短几个月的试点工作实践,我院始终坚持以审管办宏观管理为导向,以各庭庭长自主管理为重点,做到精细管理、科学考评,有效地促进了我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从中院公布的三季度各项主要质效指标数据来看,我院结收案比、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民事案件调解率等20项指标位于前三名,其中有11项指标在四市二区法院排名第一。四季度各项主要质效指标继续保持上长升势头,预计还有多项指标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提升了我院审判质量。试点工作中,各业务庭开展以庭审评比、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精品案件评比为内容的规范化建设“三项评比”活动,提高了司法行业 的规范化程序,促使审判管理效能得以充分发挥。至三季度止,我院共结案4252件,通过评查案件3792件,占所结案的93..41%,共评出优秀案件13件,瑕疵案件85件,案件瑕疵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4%,基本合格案件仅为2件,无不合格案件。 3、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提升了我院的办案效率。通过八本台帐的建立,各审判业务庭庭长明确了审判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任务,及时掌握本部门审判工作的动态,全院的案件平均审限大为缩短,我院的平均审限在四市二区法院中一直位居第一。同时,和庭局负责人重点突出对“四项”未结案件的规范化管理,从8月份开始,各庭要求凡从司法鉴定科领取鉴定结论时,须由司法鉴定人员签名的司法鉴定质论移交时间反馈表,并同时附卷,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因审限扣除等法定情形消失导致隐性超审限的情况发生。 三、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1、泰州中院和省高院公布的质量效率指标工作通报上,未能全在反映各归口业务庭的具体质效指标,使相关业务庭找不到其质效指标在全省、全市所处的位置和数据采集,建议上级法院对各线的审判质效共性指标及个性指标分别进行列举,以便于各审判业务庭一目了然的了解本庭局各项指标数据,也有利于各基层法院对各业务部门和庭长审判管理工作的考核。 2、今年我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在填写执行结案信息时,凡将执行结案方式填写为“其他”的,在审判质量评测表中均不能自动生成结案,使执行指标数据生成不准确,进而导致我院执行案件的结案数据未得到真实反映,建议系统软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为落实省高院关于加强庭长审判管理工作两个文件精神,建设省、市两级法院在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时,增设审判管理工作的培训内容,以提升庭长审判管理的业务知识水平。在加强庭长审判管理工作方面,我们还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我们将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不断学习中院和兄弟法院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增强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方法,努力把我院的庭长审判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