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院风采
斯人已逝 正气长存
发表日期:2015-04-13 来源:孤山法庭 作者:孔 浜 访问次数:

记得2014年的1211日的早上,我打开手机,习惯性的粗粗浏览了一下新闻,惊讶地看到邹碧华去世的消息。顿时,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脑海中不仅涌现出07年我在华东政法大学读研究生期间,邹碧华给我们讲课的情形,那时邹老师还是上海长宁区法院的院长,他深厚的法学功底、帅气的形象,对法律的深刻领悟、儒雅的风度让人折服,可偏偏命运捉弄,在47岁这个甚至可以被认为是青年的年龄,邹老师倒下了,他倒在了追求法治、追求公平和正义的路上。他倒在了毕生追求的法律事业上。现在想想这些,不仅让人唏嘘感慨,更让我想起了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乐队献给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经典歌曲《光辉岁月》,歌词写到“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 ……  ”,这首歌同样可以献给邹碧华老师,他的精神以及他去世对司法界的重大影响深刻诠释了这首歌,也许邹碧华老师是到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寻找他的梦想了。

学习邹碧华,是要学习他忠于家庭,当好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不同角色,尽心尽责照顾好家人,他与妻子相识相知相守的30年,他热爱生活,在临走前的一天,还打电话给孩子以谆谆教诲。

学习邹碧华,是要学习他用法律保护弱者,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当然要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用法的精神解决问题,服务百姓。”邹碧华曾这样说过。他在担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期间,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挂牌成立了全市首家“诉调对接中心”,方便群众诉讼;为了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男童的医药费,他带领长宁区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们开了两天会,研究法条,开创了未成年孩子告亲生父母的案例。

学习邹碧华,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为工作呕心沥血的精神。他始终以“从事一份职业,就一定要去热爱它”的理念要求自己,始终践行从优秀到卓越的工作理念。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领导,他不畏艰难,亲自统领各项工作方案的研究和设计。他不知疲惫、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激励和带动着他身边的人经常是“52”、“白加黑”。

学习邹碧华,是要学习他刚正不阿,维护公平正义的高尚品德。邹碧华同志,一直以庭前庭前独角兽,时刻鞭策自己,独角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又称獬豸,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是公正、勇猛的象征,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邹碧华同志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 法官当做邹碧华”,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发自内心的对邹碧华老师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景仰。同样是法律人,同样是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法官,我都应当以他为榜样,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学习和增强自己的法律业务知识和技能,真诚地热爱法官职业,维护法官职业的荣誉,坚守内心底线,把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走进百姓,走进他们的心灵之中,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通过站在群众的角度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他们对司法的信心,推动全社会法律信仰的形成。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现在追忆邹碧华,就是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来、发扬下去,用他的精神孕育出更多的“邹碧华”。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英雄身死,但信念不死,精神永存!


  上一页新闻法官当如邹碧华 【打印】   【返回】
  下一页新闻木兰花开 芬芳致远
建议您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版权所有:靖江市人民法院 技术支持:南京通达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