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并、淋尖踢斛方式的交纳公粮、多收了三五斗中丰年压价的历史现象,已被土地承包到户,国家不仅免交公粮还补贴田亩费、敞开口子收粮且确保收购价不低于指导价的惠民政策所代替,李绅担心农夫犹饿死的景象一去不返,然在一片欢欣鼓舞中,仍有某些声音在呐喊。这次走访中,年长一代人交口赞叹利民惠民政策同时,也对某些现象忧心忡忡。


有位老人说“我们小时候听老一辈说,不劳作要啃街岩石,但年轻人对种田收成不稀罕”。另老人接道,“现在年轻劳动力都进了城,我们村三十户,基本就是我们年纪大的打长庄种田。近年,土地被整片承包出去后,我们不需要种田了,承包人种果树还算善的,有的已经抛荒不种,流转费也打折扣了。倒退到前十年,家家户户看天老爷的脸抢收粮食,即便垂髫小子都会到田里帮忙,大家绷紧一根弦,有把稻子抢收到家里,并且冷烫开后才会歇歇喝口水。不懂种田的大户领取到国家发放的补贴后,有的不好好种哦,听说今年稻子歪倒在田里较多,用收割机收成本大收成小,雇人又不合算,最后很多稻子在田里都发芽了,有的亩收都不足200斤。你说,长此以往遇到荒年怎么办哦?”围观的老人三嘴两舌地总结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现在内河或被填平,或成了臭水沟,无法为农作物提供灌溉用水,各家各户都没宿粮了。一旦青黄不接时遇连年自然灾害,姜你军、蒜你狠都是小事,粮荒是大事哦,到时候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听完老人的话,我默问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中,是否需摸索出一套综合考评承包户实力的方案?对承包户是否要优胜劣汰?在必要的时候,是否对承包户的考核不是现金而是给每户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如果承包户抛荒,后面的农户能否立即顶上播种、抢收?对这些,我无法给出确切答案,唯有从切身出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愿天佑鱼米之乡的靖江秋收万颗子,颗粒无收终是杞人忧天。
|